外籍國足主帥是國家公務人員嗎?解讀:需看是否從事“公務”
4月30日國足日報宣報,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鐵案二審公開宣判,二審維持一審有期徒刑20年的判決。
北京廉政法治協同創新基地主任、首席專家彭新林接受了《北京日報》下設公眾號“長安街知事”的專訪。解讀了“李鐵作為國足主教練,系國家工作人員”這一駁回上訴,維持原判的理由。
一審認定了李鐵的5項罪名。對于受賄罪一條,李鐵方面主張他不是國家工作人員,不符合其主體,以求減輕量刑。但二審法院最終駁回了他的上訴,維持20年有期徒刑的判決。法院的主要依據是什么?是否明確認定了李鐵的身份?
李鐵涉及的罪名比較多,我們可以逐條看:
在受賄罪中,李鐵利用擔任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選拔隊(簡稱男足國家選拔隊)主教練、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(簡稱男足國家隊)主教練職務上的便利或者職權、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,為他人謀取利益,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5000萬余元。李鐵的主體身份為男足國家選拔隊主教練、男足國家隊主教練,系國家工作人員。
在行賄罪中,2019年李鐵為當選男足國家隊主教練,請托他人提供幫助,給予他人人民幣100萬元。此時的身份是武漢卓爾俱樂部主教練,即非國家工作人員。
在單位行賄罪中,李鐵的身份是卓爾俱樂部主教練,其在卓爾俱樂部任職期間,為謀取當選男足國家選拔隊主教練、提高卓爾俱樂部影響力等利益,與該俱樂部負責人商定,請托他人提供幫助,該俱樂部給予他人人民幣200萬元,李鐵屬于卓爾俱樂部所犯單位行賄罪(單位犯罪)中的直接責任人員。
在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中,2017年至2019年,李鐵利用擔任卓爾俱樂部總經理、主教練職務上的便利,為華夏俱樂部在球員轉會、贏得比賽等事項上提供幫助,先后收受華夏俱樂部給予的人民幣共計2600萬余元。李鐵此時的身份屬于非國家工作人員身份。
在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中,2015年至2019年,李鐵先后在華夏俱樂部、卓爾俱樂部任職期間,為贏得比賽或獲得有利比賽結果,與俱樂部負責人商定,請托其他足球俱樂部在比賽中配合或者消極比賽,華夏俱樂部、卓爾俱樂部給予相關人員錢款共計折合人民幣3905萬余元。李鐵在此的身份,屬于華夏俱樂部、卓爾俱樂部所犯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(單位犯罪)中的直接責任人員。
《刑法》第93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概念和范圍作了明確規定。根據該條規定,刑法上所稱國家工作人員,就是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。國有公司、企業、事業單位、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、國有公司、企業、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、企業、事業單位、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,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,以國家工作人員論。除此之外,系非國家工作人員。
在李鐵案中,男足國家隊屬于中國足球協會下屬足球隊,而中國足球協會屬于受委托從事公務的社會組織,根據法律授權和政府委托管理全中國足球事務。李鐵所擔任的男足國家選拔隊、男足國家隊主教練的職務受賄,屬于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情形。
如果國足主帥是外國人,身份應該如何認定?外籍主教練也算“國家工作人員”嗎?
外籍主教練是否構成受賄罪,不取決于國籍,而是要看是否從事“公務”,比如是否由國家機關或國有單位正式聘任并賦予管理職權。
上一篇:日媒:亞冠川崎前鋒已獲得650萬美元獎金,是聯賽冠軍的3倍多
下一篇:返回列表